2014年6月23日 星期一

2014/06/24晴報:水刀抽脂減感染消腫快

水刀抽脂 減感染消腫快  

24/06/2014
  
水刀抽脂是用高壓流水形成的扇形噴射水刀,分離脂肪細胞及組織。(資料圖片)
炎炎夏日,愛美的女士都會積極減肥,希望令體型更美。有局部肥胖的女性,更可選擇抽脂清理多餘脂肪。近年在台灣大熱的水刀抽脂比傳統抽脂的傷害較低,術後可更快消腫。
整形外科專科醫生陳國基表示,水刀抽脂是利用水流力量分離脂肪細胞及附近組織,再把脂肪抽出;「醫生可調整水刀力量,可均勻及準確地清除脂肪組織,並減少對血管及神經的傷害及感染風險。」

下刀更準 血管神經傷害少
他指,傳統抽脂因較容易傷害微絲血管,施術後需要三個月才可完全消腫及康復。至於接受水刀抽脂人士,術後兩至三周,已經開始去瘀及消腫,術後兩周後也可做簡單伸展運動,但也要三個月才完全復元。
陳續說,做了抽脂手術的部位也有可能再積聚脂肪,只是積聚速度會慢一點,又強調抽脂不是把所有脂肪抽走,「是把多餘、過量的脂肪抽走,令體型、綫條更好看。」
至於收費,陳國基指水刀抽脂收費約二萬至六萬元,視乎抽脂部位、面積等因素。他坦言,女性較男性較注重個人體型,因此做抽脂手術的男女比例,約為2:8,普遍為20至40多歲的女性;女性較多選擇抽脂的部位是大腿外側,除了因為女性希望穿短裙時更好看,也因為遺傳問題,令女性的脂肪多數積聚於腿及臀部。
陳國基又提醒,長期進行過量運動去減肥,或會令肌肉及關節受損;另不正確節食亦會導致暈眩及疲倦,甚至變成厭食症,市民減肥時應小心控制飲食及做適量運動。
實習記者:鄺慧敏


網上簡介有關「水刀抽脂」:
"是利用高壓水流形成扇型噴射水刀(30bar~110bar) ,藉由水流的力量,將脂肪細胞與組織分離,同時以負壓將剝離的脂肪細胞抽出。
利用水壓沖刷的力量,扇形水柱能更精準的剝離脂肪細胞,這原理類似大自然中海浪以水柔和的力量沖刷海灘,水刀抽脂將對血管、神經與組織的傷害降至最低,並減緩腫脹疼痛。"

#(評語)
相比一般抽脂手術,
水刀抽脂的引入方便追求downtime康復時間更快
以及只造成微創的客人。
對於節食及運動均無效的肥胖人士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
此手術涉及睡眠麻醉,
同時因為以水代替傳統介質抽取脂肪,
也較大機會導致體內電解質不平衡,
不適合患有心臟疾病及高風險人士,
即使任何條件適合的人士,
也一定一定應接受醫生詳細的病歷諮詢,
瞭解接受手術前的合理期望 :)

另因為早前另外本港發生一宗醫療事件,無獨有偶因抽脂手術而起。其實香港的醫學美容已正陸續接受規管,訂明所有針劑均需由註冊醫生注射;

相起韓國及台灣更為嚴謹的是,
另外自2013年7月起的商品說明條例,
政府亦開始針對陳述字眼是否完全正確合宜,保障消費者。

愛美的人士,在追求的醫學美容項目的同時,
亦有責任留意主診醫生是否具備有關資格。
若例如是抽脂等等相對複雜的療程時,更安心的做法,
便是交由外術專科醫生處理了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