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調查顯示,全球醫學美容療程在今年增加超過百分之七,消費總數達六十七億美元!亞洲區增長速度凌厲,按年增加逾一成,超越北美,當中中國更佔了首位,其次是日本、南韓、印度和台灣。香港人相對保守,排位可能比泰國更後。
最受亞洲人歡迎的頭五位療程,依次為肉毒桿菌素(♥!)、填充物(Filler)、激光脫毛,彩光及激光治療,第五位則為自體脂肪療程。對於這個結果,不少人感到意外,因肉毒桿菌素和填充物竟超越激光和其他醫療儀器,登上排行榜的首兩位。
事實上,「微整形」成為美容趨勢,大部份人不再滿足於激光及其他儀器的有限效果,轉而追捧接受注射微整形,即透過注射肉毒桿菌素或填充物,來瘦臉、隆鼻和除皺等等。由於效果顯著,能在短時間內讓人變美變年輕,愛美一族當然趨之若鶩。
亞洲人注射肉毒桿菌素主要用作瘦面(減細咀嚼肌),雖然國字面變尖面效果因人而異,但由於療程簡單,所以頗受歡迎。相對歐美人士,東方人較少用肉毒桿菌素來淡紋,反而盡量改用填充物填平皺紋。因為注射肉毒桿菌素後,面部表情較生硬,而填充物則沒有這個副作用,更可令臉容飽滿。
蘇文輝醫生
![](https://lh3.googleusercontent.com/blogger_img_proxy/AEn0k_vQpfwHGDbYkW8CpZAiyDdFOedW87WYNPA_e9kCMmH30tjOB8tPXcSu5xSegY-QF4yseNYEkBa3u6wKQLZyzEdJ_WLDmWtNamZMXsJ5KVukD7dw0Qxsq-HsC678CR7w27k=s0-d)
英國倫敦大學
臨床皮膚碩士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